广东理工大学会计学院关于2024年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(增补项目)申报工作

经2023年12月各二级院系及相关部门组织申报,审定《 “广绣花球”小程序——电商新媒体营销+5G,解锁非遗新路径 》等218个项目为2024年度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。

为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,增强大学生的应用能力、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,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,扩大学生的参与面,会计学院开展2024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校级项目(增补项目)的申报工作。

项目的分类

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分为创新训练项目、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个类别。

(一)创新训练项目,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,自主开展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、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,并完成研究报告(论文)撰写、论文发表、成果申报等工作。

(二)创业训练项目,是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,团队中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的角色,完成编制创业(或商业)计划书、开展可行性研究、企业运行仿真、参加企业实践、撰写创业报告和发表论文等工作。

(三)创业实践项目,是本科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,采用前期创新创业训练的成果,推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,运营公司,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,提交专利或申请知识产权或发表论文等相当成果。

项目的选题

选题一般来源于工程技术、管理科学、生活实践、教师科研等领域的问题。项目研究范围以解决本学科、交叉学科、企业研发、自然界、社会或人们生活中的某一问题为出发点,以知识、技术创新和研究方法创新为主要目的。

重点支持中国国际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和“青年红色筑梦之旅”项目。优先支持与专业相关度高、有鲜明创新理念或技术的项目;优先支持新工科、新医科、新农科、新文科建设项目;优先支持产学研结合,与产业、经济和社会发展结合紧密的项目;优先支持项目经费充足且有高水平教师参与指导的项目。

项目的选题

选题一般来源于工程技术、管理科学、生活实践、教师科研等领域的问题。项目研究范围以解决本学科、交叉学科、企业研发、自然界、社会或人们生活中的某一问题为出发点,以知识、技术创新和研究方法创新为主要目的。

重点支持中国国际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和“青年红色筑梦之旅”项目。优先支持与专业相关度高、有鲜明创新理念或技术的项目;优先支持新工科、新医科、新农科、新文科建设项目;优先支持产学研结合,与产业、经济和社会发展结合紧密的项目;优先支持项目经费充足且有高水平教师参与指导的项目。

征补申报要求及条件

(1)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申请者需是我校在校本科生团队,含项目负责人在内的团队成员不超过5人,项目保证在校期间能完成。

(2)每位指导教师指导项目数不得超过6项(包括第二指导教师以及指导在研项目含延期项目)。

(3)每位在校学生作为项目负责人只能申报一项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。

(4)每位同学作为成员最多只能参加两个项目的申报。

(5)有未结题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负责人,不得作为负责人再次申报。

(6)无特殊情况不可随意撤项及更换成员。具体申报要求、条件及结项要求见附件1。

申报方式

各团队于2024年4月2日前将《广东理工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表》(附件2)、《广东理工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(增补项目)院系汇总表》(附件3)电子材料(文件夹命名为:项目负责人+项目名称+2024年度大创项目增补申报材料)打包压缩后发至会计学院李小华老师邮箱949537114@qq.com

同时将申报表纸质材料(要求指导教师签字,所有材料一式一份)交到以下地址:

会计学院办公室7栋201室,李小华老师收

其他有关事项

1、对于推荐拟校级立项项目出现形式及资格审查不符要求,如指导老师超项限制或重复立项或交叉申报或一票否决事项(如:创业训练、创业实践类项目没有企业导师,省、国家项目没有按文件表述结项要求的,没有指导教师意见)等情况,将不予立项。

2、创新创业学院、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、教务处、科技处、学生处、师资处、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处、招生办、基础课教学部、通识教育中心等单位推荐工作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组织。

3、各单位要积极发动和组织师生进行申报,力争立项项目数和质量有进一步的提升。